145个国家级非遗曲艺项目全覆盖,全国非遗曲艺周将在汉举办
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日讯(记者叶飞艳)145个国家级非遗曲艺项目全覆盖,千余参演人员齐聚江城“说唱新时代”。6月9日至15日,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将在湖北武汉举办。
“南腔北调”名家汇聚
荟萃全国非遗曲艺精品
(资料图片)
曲艺,中华民族说唱艺术的统称,历史悠久、分布广泛,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。曲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,南有弹词、评话、清音、南音、渔鼓等,北有评书、相声、大鼓、单弦、时调、二人转、快板等,还有少数民族的乌力格尔、伊玛堪、大本曲等,现存曲种达数百个。
记者从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6月2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,本届曲艺周覆盖所有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,遴选最具代表性的优秀曲艺节目,荟萃全国曲艺名家,集中展示近年来全国曲艺传承发展保护最新成果。145个国家级非遗曲艺项目,213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全部组织节目来汉参演,每个节目都有经典性代表性,演出场次超过120场。据透露,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刘兰芳、梅花大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籍薇、著名汉派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、苏州评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丽生等曲艺名家都将亮相,“南腔北调”将为广大观众献上一台难忘的曲艺盛宴。
同时,参演团队实现了民族、地域大团结,包括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港澳地区都会派团参加曲艺周的演出。在曲种方面,既有大家熟悉的北京评书、二人转、苏州评弹,也有平时难得一见但人文内涵丰富的曲种,如蒙古族乌力格尔、列入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”的赫哲族伊玛堪都将在江城舞台上竞相展示。
从参演节目来看,注重传统与时代大融合,既有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的经典传统节目,也有彰显时代特征、弘扬主旋律的新创节目,同时鼓励采用以师带徒、师徒同台的演出形式,充分展示曲艺类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
演绎“说唱新时代”
六大重点活动群众共享
全国非遗曲艺周是非遗领域重要品牌活动,是全国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。作为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的一项重要活动,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以“曲艺荟江城说唱新时代”为主题,将邀请全国145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加展示展演,共有六项重点活动:
一是开闭幕式演出。邀请全国有影响力的非遗传承人、曲艺名家以及湖北省优秀的曲艺传承人,表演代表性节目。
二是全国非遗曲艺传承发展座谈会。围绕《曲艺传承发展计划》颁布实施以来全国曲艺非遗保护情况进行座谈交流。
三是驻场演出。在武汉市各相关剧院及公共文化场所进行曲艺驻场演出。
四是《曲艺传承发展计划》成果展。对《曲艺传承发展计划》颁布实施后全国曲艺非遗保护工作成果进行集中展示,展现全国各地曲艺传承保护的独特性、多样性和丰富性。
五是曲艺“五进”展演活动。走进全市39个社区、学校、景区、机关和企业,将优秀曲艺节目送到观众身边,让人民共享非遗保护成果。
六是曲艺云上江城秀。通过云上剧场、云端访谈、直播活动等形式,邀群众看直播领取“云上戏票”,全面呈现非遗曲艺的艺术魅力,打造“云端”艺术盛会,吸引全社会尤其是年轻观众对曲艺的关注。
双向奔赴
曲艺盛会尽显武汉非遗魅力
全国非遗曲艺周主视觉亮相武汉地铁。
这是一场武汉与曲艺双向奔赴的盛会,武汉作为全国非遗曲艺周举办地优势明显。武汉城市历史悠久,曲艺群众基础深厚,汉口“民众乐园”、硚口“和平剧场”等都曾是全国闻名的曲艺演出场所,武汉市的3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——湖北大鼓、湖北评书、湖北小曲均具有上百年的历史。武汉不仅拥有各级曲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10项,还有夏雨田、何祚欢等一批全国知名的曲艺名家。武汉市历来重视非遗保护工作,出台《关于振兴武汉戏曲“大码头”的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对曲艺传承发展给予政策保障。
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LOGO、主视觉海报及先导宣传片也同时发布。主视觉海报彰显本届曲艺周主题,以图式化的“两江交汇楚凤出”,寓意人杰地灵、曲艺荟萃、共襄盛典,具有鲜明的曲艺特色和湖北武汉地域元素。先导宣传片中,湖北评书、湖北大鼓、湖北小曲代表性传承人何祚欢、徐宁、姚俐玲等出镜,他们将与来自全国的千余曲艺同行携手展现“曲艺汇江城说唱新时代”的盛景。
曲艺盛会,全城聚焦。为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,曲艺周主题地铁专列、DP打卡点、快闪活动将相继亮相,推动更多市民群众了解曲艺周、参与曲艺周。
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由文化和旅游部、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,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、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、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、武汉市人民政府承办,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、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、武汉市各区人民政府执行,中国艺术研究院、江汉大学提供学术支持。
【编辑:赵可】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