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>资讯 > > 正文

有一种生活叫长沙|故宫里修文物的师徒:想仔仔细细地品读长沙

2023-03-29 10:46:05    来源:潇湘晨报

3月28日,在“有一种生活叫长沙”2023百度“繁星大会”城市创作者大会启动之际,作为特邀嘉宾,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、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王津,和他的徒弟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、国家非遗古钟表修复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亓昊楠来到了长沙。

△王津、亓昊楠师徒。图/受访者提供


(资料图)

想去湖南博物院和马王堆走走

在故宫修钟表的46年时光里,王津感觉时间过得很快。“8点钟上班,修钟表修到下班……每日如此。其实,时间过得还挺快的。”王津说。

一件古文物钟表,动辄上千个零件相组,如“迷宫”一般错综复杂的机芯结构,要求修复师有着极致的细心和耐心。一件钟表修复工作,用时少则两个月,多则以年计算。46年间,经王津的手修复的钟表有三百来件。“故宫的钟表有1500来件,这里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,你得去钻研它。”王津说。

“钟表除了最基本的计时功能之外,最吸引皇帝的还有它的表演功能。”王津的徒弟亓昊楠介绍,利用机械联动原理,宫廷钟表上装饰的人物、鸟兽、花卉等玩意系统能不断变化,展现各种动作。比如,到了准点的时候,鸟儿会鸣声、玉盘会落下……钟表里头的世界栩栩如生起来。宫廷钟表工艺之精细,是它们相较于普通钟表而言修复难度最高的部分。

到了整点的那一秒,钟表要“活”起来,要还原这个效果,修复过程兴许得试上千次。“必须反复拆装、调试,有时候差一个齿轮和差两个齿轮,呈现出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。”亓昊楠说。

这次来到湖南,颇具文化底蕴的古城长沙也对王津二人充满着吸引力。“其实,每个物件儿都拥有着时代的独特气质,也阐释着当地的传统文化。”王津笑说,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,就听说过马王堆汉墓的大名,“时间充裕的话,想去湖南博物院和马王堆走走,仔仔细细地品读长沙”。

通过互联网越来越多人关注文物

“修旧如旧”,是文物修复的一条铁律。在故宫“守旧”了这么多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王津和亓昊楠打开了新兴网络的大门。

2016年,纪录片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播出,师徒二人的工作随之收获了极大的关注度。原来,故宫不仅有古建筑群、古文物,还有这么一群古文物修复师。

随着在网络上热度升高,生活中,王津也发现自己“红”了。有时候,王津走在路上会被他人认出来:“您是纪录片里那个‘演员’吗?”王津哭笑不得,只得解释真实的工作就是如此。也有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七嘴八舌,追着他问故宫里还有哪些好物件。

“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介,传统文物的神秘面纱被揭开,越来越多人关注到了文物保护事业,这是我们特别愿意看到的。”王津说。

2019年,亓昊楠开始在网络平台科普钟表知识,并开通了“故宫古钟表修复师”的账号。“会吸引很多感兴趣的同好评论留言。”亓昊楠表示,“比如问及钟表的年代呀、收藏价值呀,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又得让自己不断地充实,好让更多人来了解、喜爱上这个文化。”

如今,故宫的古钟表修复师不仅修复故宫的钟表,也为颐和园、承德避暑山庄、广东省博物馆等地提供古钟表修复服务。有时候,怕文物送到北京颠簸损坏,王津、亓昊楠师徒直接坐飞机去当地干活,一去就是几个月。“我们还会对当地博物馆的修复师进行培训,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掌握技艺,让古钟表‘活’起来。”亓昊楠说。

在这个时代,能够把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,并不简单。择一事,钟一生。这是王津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概括。事实上,已到退休年龄的他又被故宫重新返聘。“能干多久?到做不动了为止吧。”他笑着说。

潇湘晨报记者曾羽璇长沙报道

爆料、维权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晨视频”客户端,搜索“帮忙”一键直达“晨意帮忙”平台;或拨打热线0731-85571188。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。

关键词:

«上一篇:焦点观察:飞机备降不知道多久才能再飞_飞机备降其他机场后续怎么处理要多久? »下一篇: 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