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海淀区成府路路口西南小巷内,有一座老站房,这便是清华园车站旧址。熙熙攘攘、人来人往之间,这座老站房见证了历史的变迁。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清华园车站曾是老京张铁路上的一座三等小站,1960年随着清华大学扩建,车站东移新建,线路向东绕行,老站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被当作民房使用多年。去年,海淀区启动清华园车站旧址文物腾退项目,随后对老站房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抢救性保护修缮工程。
细心的游客会发现,在清华园车站旧址的北侧有一片空地。这片空地其实是老站房的一部分。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清华园旧车站是中西合璧式的建筑,建成时面阔五间、进深两间。以主入口为中轴线,两边对称,规模虽小,但售票处、候车室、发车室、货运仓库一应俱全,货运、客运都在经营范围之内。后来,因住宅建设,北边两间被拆除,仅剩三间站房及一片空地。
是否采用复建的方式恢复老站房历史原貌?这在修缮过程中经历了多轮论证。“清华园车站旧址与一旁的清华园铁路一座宿舍楼非常近,北侧空地与居民楼相连,站在空地上,甚至能一眼看清居民家中景象。”郑昊然说,“我们专门到居民家中做采光测评,如果复建,一层住户室内全黑。哪怕只是在景观视廊上做一块背板,也会对居民室内采光带来极大影响。我们按照最小干预的原则,没有对地上部分做任何修复,仅对原有站房区域的地面做了处理。同时,讲解员带领观众参观时,不允许使用外放扩音器,要全部佩戴耳麦,防止产生噪音,对周边居民造成干扰。”
为了使空地不“空”,布展时特别设计了户外复原展陈,也就是现在观众所能看到的四根枕木、一段铁轨以及一座车站里程碑。同时,该区域用栅栏围挡起来,不允许观众进入,使观众与住户之间形成了一段过渡区域。“如果居民的私人物品顺着窗台掉下来,落入户外展陈区域怎么办?这一点我们也想到了。在车站旧址一旁设有值班室,常年有人值守。值班人员可以用钥匙打开栅栏门,帮居民捡拾。”郑昊然表示。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
摄影/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
编辑/谭卫平
关键词: